2018-10-28 14:12


  作家付秀莹今年40岁,就在上个月她拿到了自己刚刚出版的首部长篇小说《陌上》。书捧在手上沉甸甸的,她的内心也波澜起伏,3年艰辛写作和多年来的文学追求就在那一刻迅速回闪。

  2013年6月,付秀莹与北京作协签订了 “北京文学精品项目制”立项合同。签完合同,她获得了5万元创作启动资金,作品完成后,又获得了5万元的奖励。通过选题、论证、立项、考核等一系列程序,“北京文学精品项目制”创新性地投入作家创作全过程,支持作家潜心写作。4年来,先后有34个创作选题成功签约立项,签约者中既有张洁、刘庆邦这样成名已久的作家,也有徐坤、宁肯这样的文坛中坚力量,还有徐则臣、霍艳等70后、80后优秀青年作家。在这些作家的手中,一批文学精品已陆续诞生。

  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升山回忆,早在2012年4月,北京作协就与40余位作家进行了3个月的沟通交流及多次论证。作家们都提到长篇小说创作周期长,如果有资金的支持,就能专心创作,不用再向书商妥协。

  经过多方讨论和论证,北京作协起草、提交了《文学精品项目制实施方案》和《文学精品项目制管理办法》,不久即获批。“长篇小说创作至少要准备两三年,我们看重前期的资助,项目一启动就给5万元,而不是等作品完成后再奖励,这在全国是独一份儿。”王升山说,作协不干功利的事情。

  付秀莹以乡村题材小说《陌上》的故事大纲打动了评委,她也因此成为第二批签约作家中的一位。曾经,很多相熟的评论家善意提醒付秀莹,如今这年月还是写城市题材为好。朋友们也建议,大家都转向国际化了,谁还看农村故事?但付秀莹坚持把目光转向悠久的传统文脉,“我回到了故乡,回到了芳村。”她清楚自己的这份胆量来自于“北京文学精品项目制”,“它让我能沉静地写这本书,北京作协的支持转化成了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家刘庆邦三年有三部作品签约,他也是该项目出炉以来“中奖率”最高的作家。更重要的是,刘庆邦这几年写作的突破、探索和收获,也和文学精品项目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刘庆邦至今心存感激,他的《找不着北:保姆在北京》申报后,专家慎重商议、严格评选,最终让该创作项目获得通过。“一般来说,文学精品项目是签长篇的,短篇小说集不签,但专家没有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这对刘庆邦是莫大的鼓励,他擅长写煤矿、农村题材,写其居住将近40年的北京还是头一回。“我想写大北京,但经验也告诉我,如果贪大,往往会流于表面。”最终他想到从保姆行业切入,原打算写一个六七千字短篇小说,但他沉下心来,写了整整一年,写成一部短篇小说集。一向低调的刘庆邦自豪地说,小说集问世后,收获了多方面的赞誉。

  不仅是作家,对于出版人而言,文学精品项目制也同样给他们带来强有力的支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说,因为有了文学精品项目制,北京原创文学的创作和出版,配合默契,相互支持。

  按相关规定,凡是纳入精品项目制的作品,将优先支持北京的出版机构。有几本签约书籍都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像付秀莹的《陌上》,韩敬群多次认真地与作者商讨如何打磨得更好;作家徐则臣正在创作中的长篇小说《北上》,从选题、立项起,韩敬群就随时与其讨论,甚至还会阅读作者搜集的一些材料,“在今天做原创文学出版,不是简单的来料加工,也是个创意劳动。”

  扶持、创作、出版形成了合力,作家们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2015年茅盾文学奖评选中,林白的《北去来辞》、徐则臣的《耶路撒冷》获提名奖;刘庆邦的《黄泥地》、宁肯的《三个三重奏》进入前20名。此外,刘庆邦的《黑白男女》在首印8万册后,又加印了4次。近日面世的叶广芩的《去年天气旧亭台》更是让读者津津乐道。这些都是文学精品项目制资助的作品。

  “可以肯定地说,文学精品项目制对于鼓励作家深入生活、开阔视野、安心创作,是个积极的举措,但它还在探索中。”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说,北京应该吸引更多优秀创作人才,“找人才比找作品更重要,如何吸引人才将是这个项目得以长期高效运转的保证。”

  王升山也认为,近年来,整个出版领域存在长篇崇拜的问题,北京中短篇小说创作出现了力量不足的苗头,他因此希望精品项目制也能奖励中短篇小说。韩敬群则期待,扶持力度更大些, “一批优秀作家的出现,肯定不是一两天就能冒出来的,要有一个从容、耐心的培养过程。”

 作者:手机看新闻


地址:王慕石艺术馆 电话:010-86209207 邮箱:wangmushivip@163.com 2005 © 王慕石艺术馆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04932号-5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