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8 14:12


 《唐君毅全集》,九州出版社

  2016年10月29日,简体本《唐君毅全集》新书发布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发布会由宜宾学院、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四川省社科联《天府新论》编辑部、九州出版社联合主办,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负责筹备。香港新亚研究所黄兆强教授、台湾中央大学朱建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顾洪亮教授、浙江传媒学院何仁富教授等众多学者,出席了本次新书发布会。北京大学胡军教授、清华大学陈来教授、四川师范大学蔡方鹿教授、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四川民族大学余仕麟教授、台湾东海大学蔡家和教授等学者为本次发布会发来贺词。

  唐君毅先生(1909—1978),四川宜宾人,学名毅伯。自幼受父母影响,熟读老庄、唐诗,背诵《说文解字》。曾受教于熊十力、汤用彤、张东荪、金岳霖、梁漱溟、方东美诸先生。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哲学系。1933年,任中央大学哲学系助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返回成都,在中学任教。1940年返中央大学。1944年升任教授,并任中央大学哲学系主任。1947年受邀为江南大学教授兼教务长。1949年到香港,与钱穆、张丕介等创办亚洲文商夜学院,后改为新亚书院,任教务长兼哲学教育系主任。1958年元旦,与张君劢、牟宗三、徐复观联名发表由其起草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任第一任文学院院长。

  简体本《唐君毅全集》,以1991年台湾学生书局版《唐君毅全集》为基础,对唐君毅先生部分著作进行重新编辑、校对、增补和分类。简体新编本力求完整地呈现唐君毅先生在“花果飘零”的时代对中华民族、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著,以及其“灵根自植”的信念坚守和返本开新的创造精神;同时也真实地呈现其“立三极”“开三界”,融通中西印三大文化系统的理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以及做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实的中国人、一个真实的现代世界的中国人的独特人生轨迹。

  《唐君毅全集》所收各类著述,共三十九种,三十九卷,全书一千逾万字。各册书目如下:

  第一卷《早期文稿》,第二卷 《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论文集》,第三卷 《人生之体验》,第四卷 《道德自我之建立》《智慧与道德》,第五卷 《心物与人生》,第六卷 《爱情之福音》《青年与学问》,第七卷 《人生之体验续编》《病里乾坤》,第八卷 《哲思辑录与人物纪念》,第九卷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中国文化与世界》,第十卷 《人文精神之重建》,第十一卷 《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第十二卷 《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第十三卷 《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上),第十四卷 《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下),第十五卷 《东西文化与当今世界》,第十六卷 《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宗教精神与人文学术》,第十七卷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第十八卷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第十九卷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一),第二十卷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二),第二十一卷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三),第二十二卷 《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第二十三卷 《哲学概论》(上),第二十四卷 《哲学概论》(下),第二十五卷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上),第二十六卷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下),第二十七卷 《中国古代哲学精神》,第二十八卷 《中西哲学与理想主义》,第二十九卷 《英文论著汇编》,第三十卷 《致廷光书》,第三十一卷 《书简》,第三十二卷 《日记》(上),第三十三卷 《日记》(下),第三十四卷 《年谱》,第三十五卷 《图传》,第三十六卷 《亲人著述》,第三十七卷 《纪念集》(上),第三十八卷 《纪念集》(下),第三十九卷 《著述年表》《唐学研究文献索引》《总目》。

  本次《唐君毅全集》的整理出版,展现了唐君毅先生一生著述全貌。通过宜宾学院唐君毅研究所、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九州出版社等单位的努力工作,唐君毅先生的全集得以出版,又在四川成都召开了新书发布会,意义非凡。简体本《唐君毅全集》的出版,是唐君毅先生个人之文化生命对母国本根的“回流反哺”,冀望读者借助传播唐先生的睿智哲思、道德文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贡献力量。

  相关学术评价:

  吾人处兹苦难之时代,亦不可无支撑文化意识宇宙者,唐先生即此时代文化意识宇宙中之巨人也。

  ——牟宗三

  通天地人之谓儒。著作昭垂,宇宙贞恒薪不尽;历艰困辱以捍道。尼山巍峙,书生辛苦愿应酬。

  ——徐复观

  他对中国文化和新儒学有深厚感情,对人类学术有广博的实践,苦心孤诣终生以之是特别令人钦佩的。他所说的“儒学植根于人性,人性不灭,儒学即不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贺 麟

  君毅先生是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心情下处理他对社会的矛盾的。他热爱孔子,也免不掉孔子最后的命运。是悲剧,然而却是他甘愿取得的悲剧。

  ——周辅成

  唐君毅先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的学术生命是当代儒学经过好几代花果飘零后得以灵根再植的明证。他这种夙兴夜寐不辞辛劳地既研读哲学名著,向西方知者如黑格尔学习,又细嚼佛教宝典向中土大德如杜顺学习的求道精神,是使得淡泊如今的儒门,能够一阳来复,逐渐光大其思想境地的动源。

  ——杜维明

 作者:手机看新闻


地址:王慕石艺术馆 电话:010-86209207 邮箱:wangmushivip@163.com 2005 © 王慕石艺术馆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04932号-5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860号